【推薦】推薦一套培智教育綜合課程教材
北京市西城培智綜合課程教材(不分年級)
10 |
培智教育綜合課程教材:《我們的學?!?/span> |
中國輕工 主編:蘆燕云
總定價:450元/套/10冊(膠訂版) 總定價:650元/套/10冊(活頁版)
備注:本套教材分為2種,一種是膠訂版,一種是活頁版
★本套教材特色一
本套教材是北京市西城區培智中心學校教材編寫組以國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度智力殘疾學生教育訓練綱要》為依據,編寫了以生活為核心的單元主題教材及相應的配套資料。
★本套教材特色二
本套教材以人為本,遵循學生生活的邏輯,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打破學科界限,統整與主題相關的學科知識,遵循從易到難,螺旋式上升的原則,幫助學生認識完整的世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全國唯一一套打破年級規律,打破學科種類,真正的培智綜合課程教材。
★本套教材特色三
本套教材使用的對角是中度智障學生,由于他們的個體差異極大,因此教材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不同需要,靈活地為學生選取教材。既便于教師教學,又便于學生學習。同時減少了課程的門類,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
★本套教材特色四
本套教材從生活、社會的實際出發,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本套教材特色五
本套教材采用了兩種裝訂方法:一種為膠訂的方式,成套塑封;一種為活頁裝訂的方式,配套送活頁夾。方便攜帶,方便教學。
★本套教材特色六
本套教材是培智學校九年義務教育的全套教材,九年共用十本教材,靈活教學,靈活運用,同時也為特殊家庭減輕了經濟負擔。
附:關于綜合課程
問:什么是綜合課程?
答:綜合課程是指打破傳統分科課程的知識領域,組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科領域構成的課程。綜合課程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綜合課程僅僅是理科范圍內的知識融合,或僅僅是文科范圍內的知識融合。廣義的綜合課程,是指文科和理科各種知識的大綜合。
問:為什么使用綜合課程,綜合課程存在的重要性?
答:首先,隨著人類認識世界的程度不斷加深,各門學科不斷分化,分支學科不斷涌現,學科的綜合趨勢也相當明顯,新興的交叉學科、橫斷學科、邊緣學科的誕生層出不窮。事實上,學科之間相互隔絕與封閉,不利于學科自身的生長與發展。其次,綜合課程的學習,有利于消除學生孤立地看待各門學科知識的現象,形成完整的世界觀;有助于學生探尋各門學科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以發現新的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廣闊的認知視野,提升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使學生學會綜合性地解決問題,等等。
問:綜合課程的優勢?
答:1.綜合課程打破了學科間的界限,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事物的整體認識能力。
2.綜合課程減少了課程的門類,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
3.綜合課程從生活、社會的實際出發,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問:綜合課程以什么方法實現教育目的?
答:綜合課程以特殊的手段和方法實現教育的固有目的。由于綜合課程之于學生特殊的教官作用以及現時代社會對綜合性人才的呼喚,設計、開發和實施綜合課程似乎已成為一種時尚。但在一些學校,教師并未發現所設什和實施的綜合課程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什么促進作用,因而對綜合課程產生了疑惑,甚至認為綜合課程打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干擾了學科知識的系統教學。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師往往把知識的綜合僅僅作為一種形式,使綜合課程包羅萬象,而未顧及綜合課程所包容的知識在某個主題或概念上是否具有相關性或共性,也未顧及用于綜合的主題或概念是否在學生的生活經驗范圍和理解范圍之內,以及是否有助于學生的發展。其實在綜合課程的每一個教學單元中。涉及所有各門學科的內容是既不需要也不可取的。能否把某一學科的內容和知識綜合到某一教學單元中,關鍵取決于這樣做是否有意義,只有各學科知識綜合在一起,使兒童易于理解,促進兒童的學習,這才是綜合課程的目標。
問:綜合是“整合”還是“拼合”?
答:綜合課程的“綜合”絕非“拼合”,而是“整合”。綜合課程之于課程內容的主旨,與其說是建立聯系,不如說是發現聯系,它要求教師不僅要發現學科知識與目標所具有的內在關聯性或共同性,而且還應使學生以自然的方式去認識學科間的這種內在關聯。在學生沒有發現或認識到這種關聯時。教師不能將自己建構的關于學科問的關聯強加給學習者,否則,學習者對這種關聯的認識就是勉強的、非自然的。牽強附會的聯系只能使課程變成一個大雜始,如果兩個主題之間的關系不是自然的。那么不要把他們牽強附會地聯系起來;不是每樣東西都必須與某一主題聯系在一起的。
問:綜合課程對培智學校的學生有什么好處?
答:課程,是一種教育制度對學生培養目標的外顯形式。在對弱智兒童進行“知識教學”和“能力訓練”的培養目標中,中心工作應放在“能力培養”上,以使弱智兒童形成“適應社會的基本能力”。不論教學改革如何紛呈,也不管教改實驗以何命名,教改的主旨都在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對特殊教育而言,即“全面發展,補償缺陷”,經過研究、實踐,綜合課是一種新型的較好的課程設置形式。
問:培智學校適用綜合課程教材教學的現實依據?
答:在我國的培智教育中,所有的課堂都是比照普通教育課程的設置而分門別類的,分科課程一直占主導地位。伴隨著“隨班就讀”工作在中國的廣泛開展,中心校的招生對象已越來越趨向于中度、中重度以及重度弱智學生。而現行的為輕度弱智兒童編寫的教材,自然就無法適用。如果只將課程給予降低標準即減緩速度教學,弱智兒童的智力發展將會永久遲滯,。這就造成弱智兒童只機械的學了一些書本知識,而使其身心缺陷得不到早期干預和補償,“降低標準”的知識難以在生活中、社會上得到運用。
因此弱智教育的課程改革首先要考慮為兒童安排一種適合其心理需要的氣氛,要根據學生的需要、興趣和要解決的問題,靈活地設計課程,培智學校的課程應是具有彈性化的、能依據弱智兒童的個別需要而隨時做出調整的,順應弱智兒童發展(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課程。換句話講,培智學校的課程應是一種講求實用性、綜合性的課程。